close

  大抵而言,越是發展的城市、土地使用空間越飽和的狀況下,只能尋求三種解決途徑──這在〈晨間散步〉時已經說過了。本篇是要著重討論「在城市底下」的發展。並與相簿〈Under the City〉嵌結(其實應該是Cities……算了,懶得改了)。

  看地面上的成就自然比較容易──高樓大廈、公路鐵道,以及歷史名勝等等,然而越高的樓,地基就要打越深;發展越龐大,都市的「地底下」越要規劃,諸如下水道系統、管線通路、地下道、地下鐵等等,如果沒有這些設施,現代都市根本無法成立。

  而一個城市的真實面貌也是只有在「地底下」才能見到。

 

  倫敦地鐵是世界第一條地下鐵路──這句話點出了它光榮的歷史,同時也說明了它的侷限。

  簡單來說,在現代都會裡,它已經有如垂垂老人,氣喘噓噓地帶動這個城市的運輸。不過為了迎接奧運,倫敦地鐵已經做了非常多改善,只是從它列車與月台中的間隙,以及行駛中電燈忽明忽滅的情況,仍可見到它的蒼老。

  Mind the gap  

  【列車與月台之間的落差……即使是臺鐵也很少出現這麼誇張的情況】

  最初地鐵的發明,無非就是地上空間已經飽和,而交通擁塞的情況仍無從解決──在十九世紀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這個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於是,第一條地下鐵,便是聯結郊外至倫敦的最核心,之後的路線便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

  倫敦地鐵至今已經歐洲最大、構造最複雜的地鐵系統,也是世界第二大(僅次於1950年代開始建設的上海地鐵),不過正如上面所提的:老,不一定代表好。特別是倫敦地鐵剛開始運作時,還是用蒸汽火車帶動的,並且當年挖掘的隧道十分狹小,月台長度也有限,因此倫敦地鐵所能做的改良方式,就是用更薄的材質作車廂,盡可能增加內部的載客空間──

  ──不過感覺還是不太夠用。至少對我們這些拖著行李的外國旅客來說,似乎很容易就造成當地乘客的阻礙。

  Now Bording  

  【幾乎貼緊隧道的地鐵車廂】

  當然臺北捷運也非常擁擠不堪就是了。

 

  巴黎地鐵則是世界第四老的地下鐵路系統。

  但,看起來比倫敦地鐵還要衰老不堪。

 

  由於在巴黎,我們使用地鐵的情況相對較少,因此並沒有買類似倫敦地鐵的Oyster卡(是說,他們有這種東西嗎?),而是使用單程票。

  R0019823  

  【倫敦地鐵Oyster card、巴黎地鐵單程票及阿姆斯特丹路上電車1小時票,新台幣一塊錢銅版是用來比照大小,不是指票價】

  然而這種單程票,十分容易被消磁……小珠珠姊手中的十張單程票,在第一天就被消磁光了。加磁後沒多久又被消磁,是個非常不穩定的便宜貨。

  並且,只有進站時須要刷票,出站時不須票根。

  可想而知,這樣的機制就造成了地鐵站內滿地票根的髒亂景象。而且非常不環保。

  除了滿地票根外,大概只有臺北捷運比較「不人性」,禁止飲食,而巴黎地鐵站內,隨處可見食物的包裝及殘渣。

  除此之外,還有月台旁水溝瀰漫出的惡臭。

  R0017132  

  【請勿霸佔位子──非常有趣的巴黎地鐵廣告】

  巴黎地鐵的一些車廂仍是用「手動」開門。車廂內的空間非常小,雖然或許跟倫敦地鐵內的空間差不多,但座位排放並非延著車廂壁,而是傳統式的兩兩坐位,中隔走道,因此容納量相對較小。

  此外,巴黎地鐵還有一個讓我最不解的設計:一個地下道一個月台。也就是說,下了地下道,就只有一個收票閘門,進閘門後,就只有一邊的月台。倘若很不幸地搞錯方向、要到對面的月台搭反向車,就得上去到平面道路,找到另一個地下道。

  當然,也就浪費了一次票。

  總之,巴黎地鐵給我的感覺就是:不便、老舊、髒。

  而要改善這些問題其實並不難……除了收票閘門的位置可能是沒法改了,但包括車廂更新或環境整頓,以及票根的改善,應該都不是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只能期待它們有朝一日會改善,而在它們還沒改善以前,我只能如此評論:糟透了。

  硬體設施之外,巴黎地鐵還有許多「街頭藝人」。他們往往就是背著手風琴,在你身邊開心地演奏,然後拿出小帽子跟你要錢。

  ……基本上,我覺得給錢的意義,已經從「表演地不錯,打賞你」變成「給你錢,別再來吵我了!」

  他們演奏的技巧真的不怎麼樣,並且會讓人心煩。

  至於地下道的乞丐,雖然是不管哪個城市都很常見的景象,但巴黎的乞丐非常年輕,並且看起來不殘不廢、好手好腳的。

  「法國正在衰弱。」這是近幾期經濟、商業刊物一致的評論。沒有來到巴黎,真的不會感覺到「衰弱」這兩字是多麼嚴重──在城市的地底下,都會的根基,已經看得到侵蝕的慘況。

 

  阿姆斯特丹也有地鐵,不過我們這趟行程都是搭乘路上電車,所以無從比較。

 

  感覺淡水很適合也來鋪一條路上電車,既實用又有特色,而且比較便宜。

 

  在現代化的社會當中,「進步」已經不是唯一的選項;每一個城市都蓋地像紐約,還有什麼意義呢?老東西確實不見得好,但妥善利用的話,就是特色──

  當然像巴黎地鐵的那種「特色」,還是要再多加考慮一下。至於倫敦地鐵,雖然早期挖掘的隧道限制住繼續發展的空間,不過那也使得倫敦地鐵有個最有特性的渾名:

  「Tube

  因為最早的挖掘機只能挖出正圓形的管狀通道,確實,怎麼看,它都是一條管子的模樣。

  交錯  

  倫敦地鐵,除了車廂內的燈管忽明忽滅、列車跟月台之間有超誇張的間隙外,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也就是說,它表現出「應有」的樣貌。電扶梯旁滿滿兩排或是紙本,或是電版的廣告,絕大部分是宣傳藝文展演的消息,當然也不乏商業廣告。從這些廣告,就可以發現一個城市的居民所關心的是什麼、有興趣的是哪些、重視什麼樣的訊息。

  R0013014  

  【環球劇場上演〈亨利五世〉的宣傳廣告,還蠻想去看的】

  William Shakespeare  

  【在Charing Cross Station的特色裝飾,此圖是莎士比亞】

  Taiwan  

  【Buyswater站的臺灣形象廣告,其實有些意義不明】

  Under the Legend  

  【貝克街站──特別設計成十九世紀末的模樣。當然,福爾摩斯應該是沒搭過地鐵】

  順帶一提,巴黎的地鐵站幾乎都沒有電扶梯。

 

  臺北捷運畢竟起步很晚,建築很新,硬體方面真的比倫敦地鐵或巴黎地鐵好太多了。

  不過,臺北捷運似乎還不夠有「特色」。這種特色不是捷運站的建築用了什麼元素,或是在月台上擺了什麼樣的裝置藝術──而是,臺北人,你們所重視的東西是什麼?

  在倫敦,在巴黎,甚至在阿姆斯特丹的列車上,乘客們大部分是在閱讀書本或報紙,其餘的是在放空──好吧,在巴黎,還可以看到情侶在緊密熱吻,男子的手一直往女方旗袍開衩處探索。然而,在臺北捷運上,我們會看到什麼?

  低頭族。

  這是我們臺北人所重視的:戴上耳機,盯著小螢幕,縮進自己的小世界當中,與外在隔絕。

  論科技程度,歐洲肯定不會落後於臺北──我相信他們持有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人口比例很高。但是,他們不會整天盯著那些東西玩──他們的目光,還是在紙本文字,或是另一位發呆中的同胞。

  臺北捷運,是的,有特色:外面風景再怡人,裡面裝置藝術再漂亮,臺北人只願低頭在虛擬的世界中。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有其他特色。

  這不該是我們發展的「根基」。

arrow
arrow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