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阪的夏天非常悶熱。只是整天窩在家吹冷氣、畫插圖,對身體也不好,所以便去了一趟梅田,在大阪車站找到Fortnum & Mason的直銷店,買了伯爵茶與紅茶餅乾,後者是打算送人的。只不過距離與對方見面的時間還有整整四小時,所以先是逛了紀伊國屋,之後再躲進淳久堂的大阪本店。

  原本都是在美術、素描、畫集的區域逛著,但不知不覺就在歷史區佇足了下來。

 

  「歷史是什麼?」

 

  臺灣這個暑假很不安寧──或者說,這幾年的暑假不曾安寧過:從2013年的洪仲丘案,2014年的太陽花(實際上發生在三、四月),一直到今年的反課綱微調。

  嚴格說起來,反課綱微調才應該是我該大放厥詞的事件──畢竟是我的老本行:歷史。

  但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人在國外,距離島內發生的事相對遙遠,我的砲火就微弱很多;二方面是,不管怎麼說,確實,「教育不該為政黨服務」──但是人類歷史始終是為政府、政治所服務。

  誰掌握了政權,誰就掌握了歷史。

  因此,臺灣的歷史教育問題,不是出在「不該由政黨掌握歷史」,而是「應該由人民掌握政權」。

  我國長期以來就浸淫在「黨國體制」的狀況下──無論執政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只要哪一方掌握了政權,就會傾全國之力貫徹黨的意志(如這次的課綱微調及八年前的去中國化),而非用黨的力量為國家人民服務──這一點是臺灣政治最病態的所在,然而臺灣民主進程還不到半百年,這種狀況大概還得讓政黨輪替才會根絕。

  只要一直持續著這種黨國思想,估計臺灣的歷史課本還要修改好幾次。

  話又說回來,修改歷史課本,真的能讓臺灣人的歷史觀念「正確化」嗎?

 

  答案是否定的。

 

  兩個理由:一是,不光是歷史教育,臺灣的教育問題就是「只看課本、只管考試、只要文憑」,等考試過了、文憑到手了,以前在學校讀的東西也都丟了。

  這些日子我不斷看到有人忿忿不平地說道:「我被國民黨的課本洗腦了這麼多年!」

  而我的感想始終是:在這資訊時代,隨手Google都有資料,你不去找,就活該被洗腦。

 

  你沒辦法去責怪一個人騙你,你只能盡可能使自己不被騙──這道理很難嗎?

 

  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或是社團,甚至只是一個單一的個人,他講出的任何隻字片語,背後一定都有理由──有些理由事實上是無足輕重,但對於大規模的團體,如企業或政府,一句話所牽涉的利害關係非同小可。

  政府在教科書上寫的每一段文字,都是蘊含著對這個社會朝向有利於自己方向發展的意志,宣揚這個國家民族「應有的」觀念──比方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為的是宣揚美國人「誠實」的美德(大概就跟蔣公看魚逆流而上的程度是差不多的──這事真假只有天曉得),政府不一定會欺騙人民,但它可以「選擇」──選擇隱去一部分的真實,或是選擇曝露一部分的虛構。

  講白了:政府的職責就在於維持政府應該存在的假象,為國家社會提出不切實際的幻夢,而人民的職責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被騙,並且適時戳破這些幻夢。

  我常認為,政府與人民的關係,向來就跟演員與觀眾的立場一樣,民主與專制的差別只在於,民主是讓觀眾可以自己選擇劇本與演員,但觀眾若真把劇場上演的東西當成真實,那就傻得沒救了。

  偏偏現在很多臺灣人都自願相信教育部所提供的劇本,不去找尋課本以外的真相,臺灣教育真正無可救藥的問題點是在這裡,而非課綱微不微調不調!

 

  第二的理由:正確的歷史觀念,就是不會有「正確」。

  當你不斷在歷史中尋找「正確」,只可能被一切的「不正確」壓垮自己。

 

  日本的這個暑假也很不安寧:8/3在渋谷出現了五千名高校生遊行,反對安倍晉三內閣強行通過〈安全保障関連法案〉(簡稱「安保法案」)。

  〈安保法案〉的內容,簡單來說是1.承認集體自衛權2.擴大自衛隊的軍武使用範圍3.派出自衛隊時縮短國會議論時間4.得以派遣自衛隊拯救國民以及協助護衛盟軍(美軍)軍艦5.緩和武器使用基準6.追加反抗上級的懲罰條例。

  由於這違反了二次大戰之後所訂定的《日本國憲法》第九條:日本國永久放棄以武力行使的手段解決國際紛爭、日本國不承認國家交戰權。

  因此,〈安保法案〉不僅是「違憲法案」,更被認為是「戰爭法案」。

  然而,為了使〈安保法案〉得以「合憲」,政治人物及學者便上溯到《日本國憲法》第九條;一派的說法認為,由於《日本國憲法》是在盟軍佔領時期,在美國所主導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 GHQ)指示下訂定的,因此違反了日本國民的自由意志,所以現存的《日本國憲法》應當廢除或修正。

  也就是說,〈安保法案〉「違憲」,但《日本國憲法》並非以日本國民的自由意志所訂定的,所以至少有一些政治人物及學者認為〈安保法案〉的通過並無不妥。

  先姑且不論法律上的解釋──雖然就算專業不在法律的人如我怎麼看都覺得〈安保法案〉的通過根本站不住腳──然而這個議題確實觸動了日本人最敏感的神經:二次大戰,日本到底「錯在哪」?

  雖然我見識不廣,沒能見到其他國家的書店長怎樣,然而,堂而皇之陳列一大排宣揚二次大戰的戰爭行為「正確無誤」的書店,恐怕全世界真的只有日本能找到。

  一整排封面貼著大大的太陽旗的書籍,標題到處是「戰爭的真相:帛琉人民感謝皇軍」、「皇軍的理想」、「大東亞的共構」、「中韓虛構的大東亞戰爭史」、「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李登輝推薦:日本人應該知道的歷史真相、臺灣為何感謝日本)」、「日本沒有過殖民主義」……這些書籍,別說是反日憤青,只要有一點歷史概念的第三者來看,都會氣到昏死過去。

  我在打這段文字的同時,窗外剛好跑過一輛宣傳車,用著大聲公號召鄉親支持〈安保法案〉,播放著二戰時期的皇軍軍歌……

  如果不是現在的大部分日本人早就不信「七生報國」、「一億玉碎」那一套,照樣過自己的生活、喝清酒吃章魚燒,誰曉得法西斯主義有沒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日本難道沒有「正確的」歷史教育嗎?

  當然有。只是,當這些學生離開校園後,發現有更多除了歷史課本之外的「不正確的」史實,他們自覺受騙,加上複雜的民族自尊心及現在詭譎的國際情勢,所以將學校的歷史課本當成「自虐史觀」,一律不採信,並且越跟歷史課本唱反調的論點,他們就越喜歡:歷史課本上寫的是殖民統治朝鮮,他們偏認為日韓合併、朝鮮半島就是日本的一部分;歷史課本上寫要反省戰爭罪過,他們偏認為自己沒有罪、沒有錯。

  這就好像有些人硬要說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是國民黨的黨旗加上共產黨的紅旗一樣:我管你官方說法是什麼,反正都是騙人的!

  一些日本的政治人物與學者,以及受他們所影響的民眾,始終不認為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有何錯誤──在他們眼中,日本最大的錯誤只是「沒有打贏」而已:因為沒有打贏,所以包括南京大屠殺、強徵慰安婦,都是戰勝國強加給日本的「偽史」。

  這就是過於訴諸「正確的」歷史教育之後果:僅僅是一面倒地駁斥相異於自己的史觀,只會造成反彈的聲浪更大,並且更無理性溝通的餘地。

  真正的歷史觀念,不會有「正確」跟「錯誤」之分:頂多只有「事實」跟「虛構」。虛構就不用談了,然而麻煩的地方就在於對「事實」產生了不同的詮釋,為了合理化己方的詮釋或駁斥對方的「錯誤」,即可能出現扭曲事實的後果:越是強調「撥亂反正」,則越沒有「撥亂」,也找不到「正」,歷史教育如果繼續想維護「正統」,無疑只能在死胡同裡打轉。

  當代的歷史觀念,已經無法侷限在一家一語,而是多方並陳。

  有些人認為微調課綱是恢復大中華史觀,有些人則覺得反微調就是臺獨史觀,會發生這種情況,就是雙方都本著一個「正確」的思想互不相讓;憑心而論,新課綱既沒有真正達到大中華本位,而反微調的訴求離臺獨也有段距離,但人文學科的問題不可能用兩者相加除以二的方式解決,只能同時並列。

 

  「這樣要如何教學生是非對錯呢?」──

  是非對錯不是用教的,而是讓學生具備自我判斷的能力。

  臺灣教育該適時揮別「灌輸」的方式,不該再死抱著「正確」的思想,要求學生順著同一面大旗向前走──因為這世界並非只有一條路可行,如果想為臺灣這座小島的未來尋找出路,就更該瞭解嘗試多方發展的重要性。

 

  回到開頭的那段問題:

  「歷史是什麼?」

 

  歷史過去與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卡爾(Edward Hallett Carr, 1892-1982

 

  對話。

  為什麼要對話?

  先不講過去與現在的對話;人與人之間為什麼要對話?

  為了要聊聊昨天跟男友吵架、為了抱怨老闆跟客戶多豬頭、為了分享前天在忠孝東路旁邊的小巷內找到的俗又大碗的日本料理店……

  對話,就是要分享資訊、跟彼此溝通,然後──

 

  化解歧異與衝突。

  

  為什麼要學歷史?

  先別管黑格爾的消極態度(「歷史給我們的教訓:人們從來都不知道汲取歷史的教訓」)──基本上學習歷史,就是為了不要重蹈覆轍;

  為什麼吵架後要雙方坐下來好好談:為的不就是希望下次不會再吵起來?(雖然,多半還是會再吵起來──但還是得好好溝通,除非打算就此分手)

  歷史教育就是統整歷史事件的發生緣由、過程、結果以及影響,然後希望以後再別犯同樣的錯。

  為此,我們人類必須要跟「過去」的「自己」溝通。

  唯有溝通,才是化解歧異與衝突的最佳管道。

 

  溝通,同時也可能是「談判」(Negotiation),一步一步探出對方的底線,然後找出雙方都能妥協的平衡點。

  然而,當雙方都堅持己見,歧異與衝突只有無限擴大的可能。

 

  還沒來得及跟過去對話,我們就無法跟意見不合的、活生生的人對話,臺灣到底還要追求怎樣的歷史教育?

 

  2015/8/7 08:59統整在Facebook發表的短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