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不純粹理性批判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由  

「人們對於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往往會選擇遺忘或自我合理化。」

日本漫畫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台詞。特別是在魔法或科幻系的題材當中,主角在一般大眾面前施展了魔法或超能力之後,既不解釋、也不試圖消除大眾的記憶,而是不採取任何行動,靠著時間及人們的「御都合主義」(ごつごうしゅぎ),自己腦補、修正眼前所見的一切。

不曉得日本漫畫家是怎麼創造出這樣的台詞,或是他們是藉由怎樣的事件引發出這樣的靈感,然而,現實當中一般人對於超出自己接受範圍的事情,選擇正面迎擊、追究探討的情況少之又少,多數時候都是視而不見、自己腦補。

並且可惜的是,現實中超乎想像的事情並不是魔法或超能力。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因為性侵被害者的一段公開道歉文,引起臺灣社會譁然;縱然這起事件有許多細節必須深究,特別是有關於性別平權的議題,不過,個人以為在談女權之前,「受害者道歉」似乎要放在一個更廣大的脈絡。

  事實上,不光是這起件事,也不光僅在臺灣,舉凡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整個東方社會都有「受害者道歉」的「優良」傳統:

  究其因,即是東方社會長期浸淫在「威權文化」之下:父權、君權,或者是黨權,老闆權、前輩權……
在威權文化的社會結構中,群眾被灌輸一種迷思:

  「大家都是皇帝老子的好臣民/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堂堂正正的好國民/老闆的好員工」,然而如果大家都是好人,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受欺負、受害呢?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李前總統訪問日本時,一句:「(七十年前),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引發軒然大波。並且毫不意外地,立刻出現正反兩極的評價;有人認為史實上,二戰時期臺灣屬於日本,臺灣為日本而戰的論述並沒有錯;但有人認為李的說法抹煞了自乙未割臺以降,臺灣人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心力路程。

  兩種說法都沒有錯,但也不全然正確;因為這些論述都建立在一個基論上:「對『日』抗戰」。

  日本投降七十年──當然同時也是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年。當東亞諸國(韓國、中國大陸、日本、臺灣)對二戰史的詮釋仍莫衷一是時,歐美各國對二戰史的觀點卻始終如一:「二次大戰是一場人類尊嚴的勝利」。

  問向美國、英國、法國「二次大戰時的敵人是誰?」,他們不會說是「德國人」──而是「希特勒」、「納粹」、「法西斯主義」。

  今日的德國同樣也紀念二次大戰的「勝利」──因為戰敗的不是「德國」,而是「扭曲人類良知的毒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阪的夏天非常悶熱。只是整天窩在家吹冷氣、畫插圖,對身體也不好,所以便去了一趟梅田,在大阪車站找到Fortnum & Mason的直銷店,買了伯爵茶與紅茶餅乾,後者是打算送人的。只不過距離與對方見面的時間還有整整四小時,所以先是逛了紀伊國屋,之後再躲進淳久堂的大阪本店。

  原本都是在美術、素描、畫集的區域逛著,但不知不覺就在歷史區佇足了下來。

 

  「歷史是什麼?」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來到日本後忙到沒什麼時間經營網誌,多半是在Facebook上留個隻字片語,然而又覺得那些短篇留在Facebook上遲早只會被河道沖到雲深不知處,實在有些浪費,所以整理之後轉貼於此。

 

06/04

 

  「臺灣人對大陸的情感很複雜,有些懷抱憧憬,有些帶有敵視與仇恨,有些則是不捨與愧疚。」

文章標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是想在離國前寫的,無奈為了搬家、辦簽證、打包行李、訂西裝等等雜事弄地兵荒馬亂,抵達日本一週之後才漸漸安定下來、挪出時間寫這一篇已經構想很久的文章。

  不過既然才抵達一週,應該還沒被日本人的想法所「污染」──現在我的所思所想,仍舊是依循著我在臺灣生活二十多年來的經驗,還不至於出現「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心態吧。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只是想抒發一下選擇留學,以及對於故鄉臺灣的願景。當然,優點就不用再說了──這篇文章看起來可能都在寫臺灣的壞話,不過若不是真的關心這片土地,又怎麼可能刻意找出缺點呢?大可以就像普通觀光客一樣,讚揚臺灣「東西好吃、人親切」云云就罷了──反正這些觀光客並不打算在臺灣久居,缺點忍受個兩三天就過去了,但我們卻是要待在這片土地上一輩子。

  然而,在出發前很多朋友都說:臺灣工作難找,能在日本找到工作就別回來吧!

  我倒完全沒有在日本生根的打算。雖然也是想畢業後在日本工作一段時間,但目的只是想多在日本的社多學一些東西,然後把那些知識帶回臺灣、也許還能夠教給其他人吧。當然也有可能完全無法通過日本社的面試、畢業後就拿著學歷回臺找工作。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準備去日本留學,特地聘了一位日本老師學習日文及日本禮儀。其實上課內容非常鬆散,只是單純聊天,並在聊天當中慢慢摸索日本人的生活態度及思考邏輯等等……不過說實在的,在還沒到日本親自體驗以前,現在在臺灣講的東西大概都是紙上談兵;只是有講總比沒講好。

  那天上課時,老師一走進教室劈頭就問:你看新聞了嗎?

  他還有點睡眼惺忪的樣子。

  因為上課地點在臺北,得從中壢搭火車轉兩次捷運……早上十點的課,我必須八點就出門。雖然會提早一個多小時起床梳洗,但若搶不到早餐店的報紙,我大概要到中午過後才能接收到新聞──透過網路或電視。那天正好沒有搶到報紙,所以我只好搖搖頭。

  老師表示他一整晚都在關注著NHK。那一晚整個時段都在特別報導日本人質的消息──視訊中後藤健二捧著湯川遙菜被殺害的照片,向約旦政府提出釋放女囚的要求。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內爆發三次食安問題,國人終於忍無可忍,發起串聯抵制黑心企業──頂新集團,拒絕購買其旗下所生產的任何產品。這是人民對於失能政府所採取最消極的自保手段。然而,抵制運動的號角才響起,便出現了各種聲音:或曰抵制行動僅僅只是傷害了員工生計,對大老闆們根本不痛不癢;或認為抵制行動牽扯太多並不直接與黑心油相關的事業,如牛乳(林鳳營)或通訊(台灣之星),傷及無辜;更有政府高層語出驚人:也許還有兩、三個更大的未爆彈!

  我們不得不猜想:如果下一個是XX企業,該怎麼辦?

  我們能夠將抵制運動擴及到平時常照訪的連鎖咖啡廳、餐廳?擴及到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離手的行動電話?擴及到習慣翻閱的報章雜誌、定時收看的電視節目?擴展到口袋裡的電子錢包與金融卡?

  ──或是擴及到,巷口的便利商店?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臺北捷運發生駭人聽聞的悲劇,震驚全國,令國人惶惶不安;在哀悼遇害者的不幸時,社會上旋即再度掀起一陣支持死刑與廢除死刑的論戰,有些刊登在報章媒體的言論,甚至已經演變成幾近基本教義式的非理性謾罵,使筆者更為哀嘆。

  事實上,這起案件的司法調查仍在進行中,在法律尚未有定讞以前,吾人不宜未審先判,更不必針對一個「可能會判死刑」的個案掀起廢死與否的批判。

  然而,若跳脫這起個案,究竟「死刑」是否就等同於「拒絕寬恕」、「非理性的報復主義」呢?

 

  筆者曾於2012年男童割喉案時,寫下〈再談死刑的合理性〉,請容筆者把當時論點再度複製貼上一番:

文章標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接待一位上海朋友來臺北觀光,免不了要帶她上故宮一趟──雖然她對那些古物沒研究,對歷史也沒什麼興趣,只是秉著「沒去故宮就像沒來過臺灣」一般的心態,於是我也主隨客便了。
  但我畢竟是本科出生的。一進到故宮,雖然不至於如數家珍,不過重要的歷史掌故及相關知識,至少是被師長刻進腦中了,所以在故宮內還能充當個二流解說員,幫她講解一些文物的歷史。
  有點忘了是因著什麼樣的話題,大概是談到戰前,一些文物被日本人拿走──多半是經由合法途徑購買的;而或許也正因為那些文物早先到了日本,所以免於受到戰爭破壞。
  那位上海姑娘馬上板起臉:那些本來就是我們中國的東西!
  我試圖緩頰:不過也是因為日本學者的保護,那些東西才能留存下來啊!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gainst;Bemoan  

They who can give up essential liberty to obtain a little temporary safety, deserve neither liberty nor safety.──Benjamin Franklin

 

  這裡閒置了近兩個月……二月主要是開學的兵荒馬亂,想說進入三月就比較有時間寫東西,未料又碰上這次的「學運」,所以主要都在臉書上發言、打筆戰;這篇文章其實也只是把臉書上的動態時報整理一下罷了。

  在繼續翻閱以下文字前,我想先聲明:一、這只是個人的感想,希望別先預設立場、戴著有色眼鏡(不管是藍色綠色紅色)來觀看;二、如果留言偏題的話,我一概不予理會,但不會刪文,因為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但若出現非理性的言語暴力(包括髒話或髒字諧音),我就會刪除留言,因為這是我在個人網誌上行使我的權利。三、面對過於專業的理性討論,請恕小弟無知,或恐無法一一參與,且也許在行文中也會出現謬誤,歡迎指正。

文章標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大年初一,按照往年應該到廟裡拜拜,但因為生肖相沖,於是延後一天;平白空了一天的行程,便到外頭出去走走。

  途中經過三芝的賞櫻步道。

  這幾年在臺灣,賞櫻忽然變得特別流行,各個縣市鄉鎮彷彿把種植櫻花當成主要政績之一,甚至一些機構特地拿出日本方面的核定書「掛保證」;一瞬之間,賞櫻變成了全民運動,「櫻花祭」也成為臺灣媒體爭相報導的盛事。

  不過,就我個人來看,老實說吧,臺灣的櫻花並沒有那麼漂亮。

  日本的櫻花很漂亮。特別是東京那一大片的染井吉野,京都那細撫路人肩頭的枝垂,搭配古色古香的屋舍街景,相得益彰;然而,除了人文建築之外,日本的櫻花漂亮,還在乎她所處的氣候;地處高緯的日本,在春暖花開之際,除了櫻花的粉紅,沒有其他的顏色。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前一陣子個人的雜務較為繁忙,因此在多元成家的議題發燒之時,未能搜羅到足夠的資料以寫成一篇文章;事實上這篇文章仍舊無法針對太深入的法律問題討論,只是偏向個人感想的一己之見罷了。

 

  不過,在正式討論「多元成家」以前,我們不妨先來想像一下:家,是什麼?

  一個典型、完滿,或者說,會出現在小學課本或作文中描寫「最完美」的家庭,會是什麼模樣呢?

 

文章標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事實上這是很久以前收到的公函,內文截取如下:「行政院為求機關公文用字正確表達我國主權並有一致性規範,自即日起凡引述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之時期(西元1895年-1945年),簡稱時應使用「日據」之用字乙案」。

  在評論該用哪一個用詞較為適當之前,我先來說一段自己生活周邊的插曲:

  那是跟朋友在聊「為何臺灣人的英文發音不太正確時」,我轉述自己聽來的一種理由是「因為國語並未有『雙子音』的情況,所以特別是在第三人稱或複數加『s』,或是一些動詞變化式時,無法標準發出『雙子音』。」

  朋友聽完之後,斷然地回了一句:「我不認同。」

  著實把我嚇了一跳。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一個月產業界發生諸多振盪,特別是手機市場方面,發生諸如宏達電的內鬼案,風光一個世代的手機龍頭‧Nokia被微軟併購,以及中國大陸平價手機品牌‧小米3即將登台、黑莓機出售等等新聞,可以說是科技產業的連環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而因為筆者並非商科出身,也不打算針對經濟面向分析產業趨勢,只是就個人身邊所看到的現象,抒發一些心得:

  前一陣子──特別是hтc率先登上新聞版面時,我問過周遭一些朋友:知道世界前五大智慧型手機是哪幾家嗎?

  出乎意料──或許也能算是意料之中──我聽到的回答都是:「蘋果、三星,跟hтc?」而其他兩家的答案有些分歧……或甚至無法舉出另外兩個廠牌的名字。

  也就是說,在臺灣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一部分人認為,hтc應該是世界前五大廠牌。

 

文章標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11事件至今已過了十二年;事件的主謀奧塞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已於2011年被擊殺,然而從2001年始,西方──主要是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軍事衝突幾無停歇,包括推翻海珊政權的伊拉克戰爭以及近日對敘利亞的出兵爭論,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社會的和解之日仍遙遙無期;仇恨卻越演越烈。

  筆者個人並無特定的宗教信仰,也不打算以宗教的角度切入,而是用最世俗的觀點探究雙方對立的根本問題:利益。

 

恐怖主義由誰而起?

  在西方媒體的渲染之下,我國民眾很容易接受一種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恐怖主義是中東穆斯林挑釁、屠殺無辜西方人民的思想或表現。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9/11 2013/9/5 08:17網誌轉移

  “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

  十年前,我的家人與九一一擦身而過;對於發生在太平洋彼岸的悲劇,雖然距離遙遠,卻稱不上陌生──想必大多數人都是如此。畢竟這是震撼全世界的歷史事件,也為人類文明揭開下一段夢魘的序幕。 

 

  十年前,九一一事件發生時,我相信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們都感到驚愕、憂懼,並對受難者同情以及惋惜;額手稱慶者,不能說沒有,但應該是極為少數。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同學邀請為社團寫作〈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悲慘世界》與1832年學生起義〉文,意外得到迴響;雖然那個短命的社團在刊登該文後隨即停止運作,並且原本為藝文取向的文章,竟被當成鼓舞公民運動的宣言,也是我始料未及的;適逢最近我國社會的公民運動風起雲湧,那篇文章的點閱率也水漲船高,身為作者本人,事實上頗為憂心。

  最近公民運動的熱絡,大概是解嚴之後相隔一個世代的盛況吧,從樂生療養院,到高峰期的洪案,以及最近方興未艾的大埔案,臺灣青年學子充滿理想及抱負的熱血,著實讓人感佩與欣慰,證明這個社會還是有熱情,還是有關懷,並沒有被資本主義與利益較量調教成自私份子。

  但若要問我這是否就是「正義」,我會果斷地否定。並且我也在其他發表的平台聲明自己「反對」的立場。

 

  不知道是否因為暑假接近尾聲,這幾週的公民運動越來越激烈,甚至出現不惜號召群眾跟政府對壘、以癱瘓行政機能的方式表達抗議,甚至於扛著公理正義的大旗,駁斥反對者,及冷漠的社會大眾;作為一個噤聲將近兩個月的大眾之一,我不得不在這裡舉出幾點我所質疑的理由,以說明為何當初滿腔熱血寫出〈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悲慘世界》與1832年學生起義〉文的我,在這幾次的公民運動中選擇沉默,甚至是駁斥、反對青年們所謂「熱血」的義行。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課程性質的需要,每堂上課之前都需要架設視聽器材,而學生通常也在這段期間才三三兩兩地走進教室。等我終於站到講台上時,已是上課鐘響之後五、六分鐘,卻還是有學生姍姍來遲,從後門魚貫而入。

  由於不是專門教室,隔音效果並不理想,而我也不習慣拿麥克風說話(課上學生其實也不多,只是都集中在教室後方,前四排座位彷彿是什麼高官預留席似的,無人上座),因此很容易被僅隔一個走道的隔壁教室影響。但即使如此,卻沒有任何一個學生起身,把敞開的教室門扉關上。

  最後還是得由我走下講台、穿過整間教室走到最後一排,親自把門關上。而座在鄰近後門的學生有的只是呆然地看著我關門,有的甚至沒察覺我的存在,繼續低著頭滑手機。

  他們都是國立大學的學生。我校還拿著五年五百億的經費,號稱頂尖大學。

  每一次上課我都很納悶:為什麼沒有學生覺得外頭太吵,而主動去把門關上呢?他們難不成是為了遲到、晚來的同學,而刻意不把門帶上嗎?

文章標籤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1/11台灣經濟發展史課程期末總結

  2013/06/01部洛格轉移

  斷斷續續把整本講義看到了最後一個字,因為接受到的訊息太多太雜,並且我對於數據、表格這些東西真的沒辦法,要條理出一個總心得,有些困難。

  歷史主求客觀。雖然歷史是不可能完全客觀的,但至少能取得「近似值」。對岸這本《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某種程度上真的很客觀,它擺脫了臺灣執政當局在編寫教材時,所面臨到的不管是政治上的、意識型態上的或歷史情感上的包袱,對於自荷鄭、清領、日據乃至於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策略,都做了「比較客觀」的描述與分析。

  一般國高中生對於臺灣經濟發展的歷史,以我們這屆來說,國中都還是國立編譯館版本的,總會有一種印象:荷蘭人建城堡、鄭成功屯墾南臺灣、清朝大規模跟原住民搶土地開發、日本人帶來工業化,然後國民政府「集大成」創造了經濟奇蹟。這大概是一般國高中生的概念,有可能也是非歷史系的眾多國人「普遍性認知」。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