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考上研究所後,常常碰到這種對話:

  「好久不見!已經在工作了嗎?」   「不,還在讀研究所。」

  「研究所?讀什麼?歷史嗎?」    「沒有,我後來改讀藝術學了。」

  「……哈?」            「藝術學研究所。」

  「喔喔,不知道原來你會畫畫呢。」  「呃,我不會畫畫。」

  「嗯?那你怎麼考上的?玩樂器嗎?」 「沒有,就一般考試而已。是走理論的。」

  「哈?」              「藝術史跟藝術理論。」

  「喔……所以你們研究所是在幹什麼?」「……就,藝術史跟藝術理論。」

  「……所以沒有要畫畫嗎?」     「………藝術史,跟藝術理論。」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們研究所在幹嘛

 

  總之,雖然現階段是讀得亂七八糟,很可能沒辦法畢業,只是身為一個藝術學研究生,不會畫畫也不會樂器,真的很奇怪。

  嘛……當初入學考試時也沒有要求術科,並且事實上班上同學有一半也不是術科出身的,所以考進來也不在意,然而……

  ……強者我同學們就算不是術科出身,也都學過畫畫跟音樂等等,或是家裡就是開畫廊,媽媽就是美術老師之類的……

  是啦我小時候也學過畫畫跟樂器,但那些就跟珠算心算一起留在遙遠的兒時回憶裡了 > < 並且學了珠算心算考大學時數學還不是只有三級分

  所以最近就在想,是不是該來複習一下鋼琴還是來重新學個畫畫之類的……

  不過鋼琴的熱度大概持續不到一週就放棄了OTZ

  樂譜……已經看不太懂了,雖然載了一堆下來……並且更何況就算一架電子琴也要好幾千塊,買了也不一定有時間彈。

  當然家裡是有現成已沾滿灰塵的小提琴啦,只是難度更勝鋼琴,而且也覺得還是別製作噪音污染比較好。

 

  然而,有關於美術,很嚴重的一點其實在於:

  我對畫面,無感 = =

  不要問我為什麼身為一個藝術學研究生會對畫面無感,但無感的事就是無感,就像很會煮咖哩的人其實不見得愛吃印度料理一樣(?),可以考試考進來,不代表就對這方面有熱情。

  於是叫我陳述藝術史是沒有什麼問題,資料堆一堆,交互參照一下就能交出報告;但是要進行什麼圖像分析、畫面解構、辨別筆觸等等,我完全沒辦法。

  完全,沒有概念。更何況藝術有時是相當主觀的,學藝術的人或許也帶有幾分強烈的個人色彩,因此當我兩手一攤說沒感覺、沒概念,多半得到的回應就是:怎麼會?怎麼可能?

  而我最討厭聽到的詞,也在進入藝術領域後不時出現:難道你不覺得OOO很好/棒/美/或一切褒揚之辭。

  一來我不喜歡這種反詰式的問法,因為這有一種問話者擁有相對權威的立場,不容答話者否定。二來是,我就算否定,問話者也不會善罷干休──一般會用這種方式問話的人,性格上都是很獨裁的,因此難以脫身。並且我一旦否定,就好像是拒絕了「正道」。

  譬如,「難道你不覺得蕃茄很好吃嗎?」 → 問話人覺得蕃茄很好吃,而且試圖獲得同意,並且答話人的立場應該是暗示出自己不喜歡吃蕃茄,才會促使問話人這樣問。一旦答話人堅持自己的立場說「我不覺得」,將會使問話人更強烈地推銷蕃茄的好處,或是責難答話人不懂蕃茄的好處。

  我討厭這種問法。

  更何況「品味」這種事本來就因人而異。

 

  扯遠了,總的來說,想要在研究所混下去,一直對畫面無感也不是辦法。

  於是,如果真的不喜歡吃蕃茄的話,那就試圖從別的方面認識蕃茄的好處,或是換個方式吃它……嘛會想到蕃茄也是因為現在在吃蕃茄夾蜜餞 = = 雖說本身就不討厭蕃茄啦……(天音:誰管你啊)

  因此,如果對畫面無感的話,就先別拘泥在歷史名畫上,從一般生活中的畫面著手吧。(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正大光明看萌圖)

  另外就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因此想來學畫畫。

  以課業上來說,我遇到畫面的機率遠比旋律高很多(應該說幾乎不會碰到音樂),所以學畫畫可能更為實際。

  並且畫畫也沒有什麼成本(大概吧),只要幾支鉛筆跟回收紙背面就可以了。

  然而,這麼天真的想法,很快就碰到困難:

  沒有受過素描訓練,連一顆蕃茄都畫不出來!(天音:別再談蕃茄了!)

  所以還是需要一些必要的開銷……

  譬如,教學書籍。

  或是電子繪圖板。不過目前還是先別跳那麼快好了。因為如果是三分鐘熱度就虧大了

 

  運氣好的話,幾個月內應該就能有一些成果出來了吧……希望。

 

  2012/4/18 23:15‧因此已經在三月時把第三個適合放置大量圖片的網誌整理好了,近期內將會轉移。

 

  2012/4/30 01:03‧轉移至束夢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